關於日本疊(塌塌米)
日本疊(塌塌米),源於大和民族的智慧,是日本生活文化的重要元素。早在奈良時代,《古事記》和《萬葉集》中就有關於疊的記載,說明它在130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。並且有記錄顯示疊的邊緣上縫上織布或皮革,用以裝飾和區分不同階層的人。疊的名稱源於其可疊放、重疊的特性,最初是一種地板墊子,而不是現在的形狀。
疊和日本人的關係深厚。在平安時代,疊成為貴族的象徵,放置在貴族的邸宅中。到了室町時代,疊開始在整個房間鋪設,從款待客人的座位擴展到建築的地板。江戶時代,疊吸收了茶室的技巧,發展成為獨特的建築風格,並流行於市民住宅。當時出現了疊師和疊屋,疊曬的場景也變得普遍。從明治時代到現在,疊一直是日本居住文化的核心,緊緊融入日本人的生活方式。
不同地區的疊有著不同的基本尺寸。例如,「江戶間」分佈在全國;「中京間」主要分佈在名古屋、岐阜、福島、山形、岩手和北陸地區的一些地區,還有沖繩、奄美大島等地;還有「安芸間」主要分佈在廣島縣、山口縣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區;最後是「京間」,主要分佈在關西以西地區。這些尺寸的差異源於歷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影響。京間疊的尺寸最早起源於京都,而其他地區則根據不同的需求和文化傳統發展了不同尺寸的疊。
總之,日本的疊起源於古代,經歷了數個時代,成為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,其不同尺寸和疊縁的變化反映了地域文化和歷史的影響。你喜歡和室嗎?對於這傳統的大和文化有什麼看法呢?
Please login to post a comment.